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如何看待车和家花费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拿下造车资质呢?

不需要吧,那么如果大家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假如特斯拉和车和家的产品完全一样,但是特斯拉便宜了1000块钱,你会选谁呢?随着世界可开采石油的逐步减少及世界各国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今后若干年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些年力帆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的表现不太好,这次被收购有可能让力帆汽车脱胎换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干一场。

如何看待车和家花费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拿下造车资质呢?

众所周知,在国内,汽车行业是拥有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基本上没有几家新来者想拿到汽车行业的准入资质。

这种极强的政策性保护,是为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免受WTO入关后国外汽车企业的冲击。然而,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反而严重制约了企业行业发展,造成了市场的扭曲。

想一想,假如马斯克是一位中国人,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创建特斯拉这个当下世界最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不仅仅是新能源车企,再看看传统汽车企业吧。国家希望保护的一汽、二汽这些宝宝们,真正做的好的也只剩下了合资业务了,自主品牌业务就不说挣钱不挣钱了,能够卖出去车,在市场上有一些声音的,又有几家呢?

真正还算做的有声有色的自主品牌车企,也仅仅有吉利、奇瑞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可笑的是吉利别看现在光鲜照人,20年前那可真是连个野孩子都不如,长时间的拿不到生产资质,千回百转,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后补了准生证。

所以,有人说,国内的民营企业家都是带有原罪的,这句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完全按规矩办事,他们可能连企业都办不起来。

但是,一旦这些企业拥有了资质,就拥有了免死金牌。一方面,哪怕别人有天大本事,开发出来比爱因斯坦还厉害的产品,也没法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及时是经营不下去了,靠着卖壳小日子过的也挺舒坦。

这种保护,对市场竞争是严重的扭曲,对消费者权益是严重的损害,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全球竞争力,但为什么又得不到纠正呢,也许是对某些人有利吧。

车和家花了6.8亿收购了力帆,我猜想车和家看重的不大可能是力帆汽车的厂房和设备,而主要是那块牌子。假设未来车和家可以卖100万辆车(实际上希望很渺茫),那么一台车的成本就会增加680块钱。如果只能卖10万台的话,那就是6800块钱了。

这些,就是行政管制带来的市场扭曲,对于车和家市场竞争力的损害。特斯拉需要花这个钱么?不需要吧,那么如果大家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假如特斯拉和车和家的产品完全一样,但是特斯拉便宜了1000块钱,你会选谁呢?这又怪谁呢?

再换个思路,2015年国家开放新能源汽车资质申请,为什么又那么多企业蜂拥而入?这些企业真的是拥有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迫不及待的要市场化变现么?

我想并非如此,之所以这些企业有胆举着大把钞票往里冲,原因无非有二:第一,只要能进来,光资质一块就相当于赚到了,打新股谁不会呢;第二,特斯拉开放了所有专利,抄抄抄就是了,这个事咱们擅长。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中国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推广量最大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远远超过全世界其它国家之和。然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排名远远落后于英美、欧洲、日韩等国家。

不是我们的人笨,也不是我们的人坏,而是扭曲的市场机制导致只有野孩子才能进来。

至于野孩子成就事业,还是一地鸡毛,就要看造化了。

李嘉诚,马云,许家印为何都纷纷投资于新能源汽车?!随着世界可开采石油的逐步减少及世界各国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今后若干年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些年力帆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的表现不太好,这次被收购有可能让力帆汽车脱胎换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