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游 > 正文

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在清朝的官场上绝对是“独树一帜”般的存在,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对于“李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李卫原本是一个混迹于江湖的小叫花子,机缘巧合之下与雍正结识,从此开始,他的人生如“开了挂”一般,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仅仅凭借雍正的赏识以及自己别具一格的为官方式和风格,也算是做出了一番功绩,并且还做到了地方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简直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正史中的李卫,并不是小叫花子出身,相反,他出身于江苏的一个富户家庭,家庭条件优厚,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年的李卫也算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后来

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在清朝的官场上绝对是“独树一帜”般的存在。

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朋友,对于“李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李卫原本是一个混迹于江湖的小叫花子,机缘巧合之下与雍正结识,从此开始,他的人生如“开了挂”一般,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仅仅凭借雍正的赏识以及自己别具一格的为官方式和风格,也算是做出了一番功绩,并且还做到了地方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简直堪称“人生赢家”。

然而,正史中的李卫,并不是小叫花子出身,相反,他出身于江苏的一个富户家庭,家庭条件优厚。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年的李卫也算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后来,蒙古准噶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十四阿哥胤禵被封“大将军王”,带兵前往西北平叛,李卫家就是在这个时候给朝廷捐了一大笔钱,可以说极大的解决了西北大军粮饷短缺的问题。而李卫也就是通过这样“捐官”的方式,进入了仕途。

在候补了一段时间后,李卫进入了兵部,随后又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升任户部郎中,开始协管户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继位,李卫也就此进入到了职务攀升的“快车道”。

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到雍正五年(1727年),短短六年时间,李卫先后历任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最后做到了浙江总督,成为权势非常显赫的封疆大吏。

而由于李卫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的仕途,此前读书并不多,因此也造就其独特的为官风格。

首先,李卫为人处事非常的高调。

不同于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官员的低调与内敛,李卫可以说是非常讲究排场和热闹的。身骑高头大马,前面鸣锣开道,众多护卫前呼后拥这都是常态,李卫做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就是把自己的办公衙门搬到了西湖中间,以至于所有找他办事的人都要乘船前往。纵观清朝历史,如此行事的也就独此一家。

其次,李卫非常善于缉私捕盗、侦缉问案,并且手段非常奇特。

李卫问案,从来都是只问大案,不问小案,相反,他甚至还积极笼络着一批有官府案底的惯犯为自己所用。而这些人也就相当于李卫安插在市井中的眼线,一旦李卫有问案的需求,他们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李卫搜集情报,进而帮助李卫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这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李卫亲自勘破“大侠甘凤池案”,并且活捉甘凤池,而他的这些眼线在这期间可以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李卫在这方面的能力,李卫在主政浙江的同时,雍正还让其协管江苏的问案工作,足可见雍正对其的赏识与认可。

再次,就是对于读书人非常的尊敬。

这一点在《雍正王朝》中李卫对于邬思道、对于李绂的态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正史中李卫不仅对读书人非常的尊敬,甚至可以说李卫是有恩于浙江的读书人的。

由于此前江浙地区经常爆发读书人带头的“反清复明”事件,并且“文字狱”频发,随后在雍正朝初年,又接连爆发了“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案”,雍正对浙人是恨之入骨,于是下旨宣布停止浙江的乡、会试。

“似此无耻不法之事,查氏子弟如此,必系浙人习以为常,不但藐视国宪,亦且玷辱科名,应将浙江人乡、会试停止。”

于是李卫开始为浙人奔走疾呼,不断上疏雍正以求挽回局面。终于,经过李卫的不懈努力,雍正终于同意恢复了浙江的科举考试:

“明年即届乡试之期,浙省士子准其照旧乡、会试。”

结果第二年的殿试上,状元、榜眼、探花都被浙人取得。此消息传回浙江,一时间上至地主士绅,下至平民百姓,全部都奔走相告,纷纷感念李卫,李卫也就此为全浙江的百姓所敬仰,更是为浙江所有的读书人所感激。

尽管李卫为官高调,不拘小节,但是其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政绩,并且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深得治下百姓的爱戴。

在这之后,李卫在完成西湖的修葺工作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劳,他将自己全家的画像摆在了西湖的花神庙之中,画上有他本人,还有他的夫人和小妾。百姓对于这种有违礼法的事情非但没有批判,反而将其奉为“湖山神位”。而李卫的这幅全家画像在其去世后的四十多年里一直为当地百姓所供奉,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的时候,才将这幅画像拆除。

李卫、田文镜、鄂尔泰是被雍正最为器重“三大封疆大吏”,但是三人的关系却非常紧张,而李卫的去世也与此密切相关。

雍正将李卫、田文镜和鄂尔泰视为“封疆大吏”的标杆,是因为其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入仕为官的方式。李卫是通过捐官进入的仕途;田文镜并没有考取功名,只是监生出身;而鄂尔泰则是通过科举进入到官场的。

雍正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各自官员类型的代表,同时也希望三人能够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然而结果却令雍正大失所望,三人不仅关系紧张,并且经常相互弹劾,可以说是谁也看不上谁。

前文中说李卫在西湖办公,并且为自己全家画像的事情,就遭到田文镜的弹劾,李卫得知后,大骂田文镜是“无耻小人”。

之后田文镜想要借着吊唁李卫母亲的丧事,缓和一下两人的矛盾,而李卫不仅不接受田文镜的好意,甚至将所有礼品全部扔出府上,并将礼单丢尽了厕所之中,还说道:

“吾母虽馁,不饮小人一勺水!”

从此李卫与田文镜彻底交恶。

鄂尔泰也曾因为西湖办公一事弹劾李卫,就此与李卫关系非常不好。

后来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卫弹劾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后雍正看在鄂尔泰的面子上而赦免了鄂尔奇,并奖励了李卫,这也使得两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彻底达到了冰点。

两年之后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临终前将鄂尔泰任命为辅政大臣,委以托孤重任,并且留下遗言要鄂尔泰死后享受配享太庙的荣誉,鄂尔泰一时间成为乾隆朝初年风光无限的人物,地位显赫无比。

而此时的李卫又恰恰被调为了直隶总督,离着北京城太近了。

李卫一方面担心鄂尔泰会寻思报复,另一方面,李卫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最终,在疾病与担心忧郁中,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时年51岁。

乾隆皇帝按照总督例赐予祭葬,并赠谥号“敏达”。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能够以这样的善终收场也实属不易。

看看田文镜,不仅在乾隆朝初年被反复批判,庙宇被撤,就连其陵寝都被乾隆皇帝拆毁。再看看张廷玉,更是被乾隆皇帝打击的体无完肤,就连鄂尔泰也在其晚年受到了打击与排挤。

实际上,乾隆皇帝对于李卫的评价其实并不高,认为他并不如鄂尔泰:

“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都是先帝的重臣,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而他们三人素来不曾谋合。”

在这之后还出现了前文中拆毁李卫画像的事情,也算是乾隆皇帝的一种发泄。

李卫的五个儿子及其他晚辈,可以说享尽李卫带给他们的“政治遗产”。

李卫共有五个儿子,李卫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家族后辈们铺路,以至于在李卫去世后,这些子嗣们依旧活跃于官场。

长子李星垣。

这是李卫所有儿子中,官职最高的一位。一方面有赖于李卫对其的培养,积极为其疏通关系,另一方面李星垣自身的条件也是非常好,再加上其非常的努力勤勉,因而得到了包括乾隆朝重臣李侍尧等人保举,从总兵一路做到了两广总督的位置。

只不过其晚节不保,牵连到贪腐案中,进而被乾隆皇帝判了“斩监候”,也是非常的可惜。

次子李星聚。

李星聚由于自身能力和实力相较于他的大哥李星垣差距明显,并且纯粹是因为李卫的关系才能做到知府一级的官员,于是在其担任福建延建邵道后,官职再无提升。

三子李星灿。

李星灿只做到了从七品的州判官职,并无太大成就。

四子李星宿。

李星宿曾担任浙江嘉兴、陕西同州两地知府,后升任四川东道补授湖北督粮道,之后便再无晋升。

五子李星福。

李星福以官至两江后补四品都司收场。

至于再往后的其他晚辈们,尽管为官的人数不少,但是品阶相对较低,大多均为六品、七品一级的官员,并且也没有太多的建树,整个家族也就再没有人能够达到李卫这样的为官高度了。

李卫在清朝时期担任过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务,实际上并不算权臣,雍正一朝,年羹尧、张廷玉、鄂尔泰等人才是权臣,李卫等人只能算作第二梯队。

打一个比方,随口一问道光朝的兵部尚书、直隶总督谁知道都是谁呢,李卫之所以有名,还是在于他是雍正朝的官员。

雍正一朝的确折腾出来不少的事,所以,雍正朝的官员明显比其他朝的官员要出名一点。

本文就来讲讲真实历史上李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什么样的结局,他的后来又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连续爆火几部关于李卫的电视剧,如《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等,使得李卫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李卫并不是影视剧中描述的那样,以乞丐出身而受到重用的,正史上李卫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由于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也没有什么文化,其当官也并不是走的科举之路。

最后家里出钱给他捐了一个官,明清时期流行“捐资入仕”算是给有钱有势的子孙谋一个出路,由此可见,李卫的家庭并不是普通家庭,应该是较为富庶的人家。

但是李卫的行事风格到真像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做事不拘一格,勇于任事,敢于办事,不按常理出牌,李卫也是典型的实干型人才,从而获得雍正皇帝的赏识。

康熙晚年纵容官场腐败,导致官员不愿干实事,等到雍正即位的时候,迫切的需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因此雍正选贤任能,使得捐纳出身的李卫被破格提拔。

雍正元年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后来改任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升任为布政使,掌管一省钱粮赋税和盐务。

雍正三年提拔其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兼任两浙盐政使,雍正五年升任浙江总督,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大员。

雍正七年加兵部尚书,雍正十年署理刑部尚书,授予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地方总督中地位最高,地点又在京畿附近,可见雍正对其信任。

历史上李卫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在雍正年间备受重用的李卫,在雍正去世后就遭到了冷遇,当时李卫多次给乾隆建言献策,都遭到了拒绝,乾隆在位初期还是仰仗张廷玉、鄂尔泰等人,李卫自知非科举出身,遭到了乾隆的歧视。

乾隆年间,也并未重用李卫,在为雍正办事的时候,李卫也得罪了很多人,在新朝不被重用,遭受的压力肯定也很大,可想晚年的李卫可想而知内心有多抑郁,

乾隆三年的时候,李卫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一岁,乾隆当时按照总督的规格进行祭葬,上谥号敏达。

乾隆五年的时候,入祀贤良祠,当时乾隆对李卫的评价还算肯定:“才优干练,实心办事,封疆累任,宣力多年,勇往直前,无所瞻顾”。

乾隆五年可以算作乾隆执政的一个实习期,在之前,乾隆因为即位太突然,准备不足,因此还要倚重雍正留下的班底,等到乾隆五年的时候,翅膀也硬了,当然逐渐开始卸磨杀驴。

当然,李卫比张廷玉和鄂尔泰等人的幸运之处,也正是他早死了,晚死的话,说不定还会受到乾隆的政治刁难,张廷玉与鄂尔泰都没能逃脱。

但是,你人虽然没了,未必会放过你的名声,乾隆南巡的时候,就曾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命人将李卫在西湖花神庙的神像给烧毁了。

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乾隆甚至直言,李卫若还在世,必将其定罪究治。

李卫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李卫一共五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李星垣,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灿,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卫长子:李星垣

李星垣也是李卫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位,如果李卫不是死的太早,或者说雍正不是死的太早,李星垣肯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在李卫去世后,乾隆对李星垣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态度,一直到乾隆十四年,李星垣被授予陕西兴汉镇总兵,官阶为正二品,据说后来做到两广总督的位置,也还算不错,虽然没有企及到李卫的高度。

因为后来乾隆也不待见李卫,后来李星垣因为贪污,被判了一个斩监侯。

李卫次子:李星聚

在清朝时期,虽然当官的主流方式是科举,但是也可以依靠父亲的荫封得到一个官职,李卫的官那么大,自然也会给儿子好处,李星聚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参加国子监考试,后来担任知府,估计也是受到乾隆对李卫评价的转变,最后没有再升过官。

李卫三子李星灿,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卫其他的儿子也都或多或少都粘了李卫的光,三子李星灿,被授予州判的官职,从七品官阶。四子李星宿,曾担任浙江嘉兴、陕西同州两地知府,后升任四川东道补授湖北督粮道,仕途就此终结。五子李星福,授予两江后补四品都司的身份。

当然,到了李卫的孙子辈,几乎就没有再出大官了,李卫终究不是科举出身,不是以儒家学说传承下来的,代代都得当大官的思想,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不行。

这也算是人们喜欢李卫的地方,违背传统,不拘泥于束缚,所有爱写家书、家训的人,子孙的确都当了大官,但是人品好的,真不知道有几个。

我十分欣赏三国里面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的霸气,他跟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下英雄豪杰很多,袁绍、袁术、刘表、孙策、公孙瓒等等人物,曹操只承认刘备,那就是因为,只有曹操和刘备是白手起家!

理不多说,大家悟一悟吧!

李卫,雍正皇帝著名的宠臣之一,由于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雍正赏识,最终成为封疆大吏和一代名臣。而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在朝廷为官可谓满门官宦,然而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官阶超过他。

在一些电视剧里,李卫原本是个大字不识的小混混,后来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还是皇子的雍正皇帝,因为假冒钦差大臣救母和破了未来岳父的命案获得了雍正赏识,于是被其收为包衣奴才成为亲信最终平步青云。

其实正史里的李卫可是个富人,但是确实大字不识几个。为了过官瘾于是在康熙年间花钱买官,入朝当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小官,后来又升任户部郎中。他在当官期间不畏权贵公然揭露了一位亲王贪污,终于引起还是皇子的雍正皇帝重视。

雍正皇帝继位后,李卫很快就被提拔为云南盐驿道高升道台,他在管理盐政打击私盐上政绩突出于是再度升任布政司,不久又转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他在任上表现依旧突出,在查处私盐、打击腐败和追捕盗贼维护治安等方面上卓有成效,还侦破了江湖大侠甘凤池等人反清复明的活动。

当然了他还积极修筑海塘爱护百姓在民生工作上也有突出表现,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还帮助那些因为文字狱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向雍正求情,最终恢复了他们的考试资格。这些都使得他深受百姓爱戴为人传颂,他自己也有点飘了,在西湖旁托神之名立有酷似自己的雕像,结果乾隆看到后毫不留情的给拆了。

正是因为李卫的一系列突出表现,雍正皇帝又想要升他为总督,可是一时间所有总督职位都满了,于是雍正就专门设立了一个浙江总督给李卫当,后来又给他加了尚书衔和并转任直隶总督,于是李卫就成为了封疆大吏,最终死在直隶总督任上。由于直隶总督本来就比其他总督地位高一点还加了尚书官衔,因此李卫最终的官阶就是从一品。

李卫生有五个儿子,不过他的儿子们就没有他人生这么辉煌了,虽然说他们都在朝廷为官可是没有一个官阶超过他。长子李星垣为武探花官至正二品的两广总督,可以说差不多追上李卫了只是少了个尚书衔,不过却因为贪污被判了个斩候监,还连累了推荐他的另一位封疆大吏李侍尧。

另外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粮道,五子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这些都是四品左右中等地位的地方官员和李卫的官阶相去甚远。而三子李星灿就比较惨了,官至州判只是个从七品官员,比正七品的县令还低,虽然说还是不错的可是不说比其父亲李卫,就是和他的兄弟们比起来都差了很多了。